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治国理政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前,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更加自觉地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
一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十九大的要求与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一脉相承。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要与进一步学习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对讲话中提出的高校办学一系列方向性的问题,无论是高校领导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还是专业教师,都应认真学习领会,都应自觉贯彻执行。只有这样,才能把讲话的核心——“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履行立德树人根本使命”的任务要求落到实处。这是高校内涵式发展最为根本性的要求。
二要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凝聚全校力量推动学校按照既定目标持续健康发展。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是我们应该担当的使命。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也提出要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目标。在教育强国和高等教育强省建设中,我们必须有作为,有贡献。在新一轮高等教育发展格局中,我们面临诸多困难,将承担更大的压力和挑战。不进则退。我们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思想和理念、信心和定力,站在更名大学后新的历史方位上,紧紧抓住海洋强国建设、自由贸易港区建设、以及省市党委政府特别是舟山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学校建设发展的历史机遇和有利条件,善谋善为,实干兴校。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态势是扶强扶优,我们要清醒看到这种形势,发扬“海纳百川、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发扬“团结就是力量、坚持就是胜利、实干成就伟业、有为才有地位、奋斗开创未来”的海大人的精神和品质,谨记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抬高底部、培育尖峰、做好服务、扩大影响,为争取更多的支持做好准备,为谋求更大的发展打牢基础。一位十九大代表说得好:历史不可选择,现在可以把握,未来可以创造。浙江海洋大学已走过近60年办学历程,道路曲折,我们要紧紧把握好当下,走好办学新长征,开创学校新未来。
三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确看待办学的差距与不足,千方百计夯实基础,补齐短板,为学校进一步发展打牢坚实基础。学校党委在审议十三五转型发展项目时提出,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夯实基础,补齐短板,为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提供支撑。按照这一要求,学校把80%的项目和经费安排在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上,希望通过未来三年的努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师资队伍数量、结构、质量、层次改善上取得突破,真正体现出人才培养是学校的第一使命、师资队伍是学校长远发展的根基。学校发展还面临着诸多内部管理上的短板,如何适应现代高等教育发展需要,通过改革创新,减少环节,提增效率,改善服务,营造环境,是摆在我们每一个管理者面前的重大课题,也是学校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程,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四要坚持群众观点,落实以人为本,把以师生为中心的理念体现到办学的方方面面,真正提高师生的获得感。在本科审核评估整改推进会上,学校党委提出:专业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全员育人,提高育人质量;机关部门要以专业教师为中心,服务教师,提高服务质量。这是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是对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基本方略和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学校办学中的具体落实。学校各系统、各学院、各部门、各单位都要认真按照这个要求,全面分析我们服务对象的时代新特征新特点,主动了解他们的需求,自觉有针对性地改进改善教学、服务、管理,真正把“以师生为中心”的理念和要求落到实处,形成良好的学校文化,与美丽校园相得益彰,创建一个和谐的、有温度的精神家园,提高师生的归属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