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海洋大学公共实验楼三楼,有一间看起来毫不起眼的教育技术设备陈列室。走进陈列室,我们就被这里的老物件吸引了。这里有我们平常看不到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后使用的许多教育技术设备,从黑白照相机、彩色照相机,到幻灯机、胶片投影机、电影放映机;从唱片机、收音机、磁带录音机、录像机,到摄像机与计算机等,鳞次栉比,目不暇接,可谓上世纪后期教育技术设备应用与发展历程的缩影。
说起这些教育设备陈列品,陈列室的建设人李光飞老师脸上满是享受的表情。她说这里收集的计算机最早有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一台Cromemco机、两台Banana机和两台浙江大学组装的求是机;照相机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品的Robot相机,也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国产海鸥120黑白彩色相机、135黑白彩色相机;电影机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产16毫米电影放映机;还有幻灯机、收音机、扩音机、唱片机、磁带录音机、录像机与摄像机等,这些设备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产品,是以前传递教学信息的绝好媒体。在大学教育教学中运用它们,对发展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
来到相机陈列柜前,李光飞老师指着一款相机说:“这台Robot相机是比徕卡更有情怀的、扩展用途更加强大的旗舰机种—— Royal Robot。Royal 系列在某些场合也被尊称为“机皇”,它的LOGO是皇冠,而且从设计之初,Royal 就是被当作一台彻头彻尾的军用相机来研发。”李光飞老师又指着另一款相机说:“这台国产海鸥牌120黑白彩色相机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学生摄影课的主要实验设备,黑白照片都是学生在暗房里亲手冲印出来的。”继续往前走,我们就看到了较为熟悉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数码照相机。
介绍完相机,李光飞老师又给我们讲起了录音机与放映机,“这是教师上英语课用的磁带收录机,那时每位英语老师上课都提着它去教室教学。”“这是国产16毫米电影放映机,周六晚上学校教学楼前放映露天电影《罗马假日》等名篇,几百名学生围着观看。”
印象最深的是李光飞老师提到的两台特殊的计算机,她说:“这台Cromemco机是曾经的经典,是8款史上最昂贵计算机之一,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由世界银行贷款购买赠送学校,所有板卡金手指镀金工艺,至今锃亮如新。这台80286计算机,设备标签上还写着价值3.4万,这笔钱在80年代可以买好几套房子了。学校为了使学生能够接受更加良好的教育,重金购置这批电脑,可见当时学校对学生的重视程度。有些计算机的外壳已经没有了,只剩下零零散散的零件,但那份浓浓的情怀将永远封存在这些芯片里面。”
李光飞老师对着这些宝贝如数家珍,一一道来,我们身临其境,仿佛来到了那个久远的年代。
李光飞老师是恋旧的人,从1993年到学校工作,从计算机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到教学信息化支持中心,工作部门及办公室搬了三个校区,这些老旧设备始终没有报废丢弃。她说:“这些东西是学校教育技术设备发展进步的见证,它承载了一届又一届师生们共同的记忆。”李光飞老师也感谢前辈们和同事们,最早在学校从事电化教育的老师有些已退休,有些到了其他更重要的岗位,是大家共同的心愿与传承,才使得这些老物件能保存至今。我们看着这些老物件,感慨万千。惜物恋旧的情结使得这些老旧物品跟随着学校的变迁辗转不同地方,经历了数次搬家,跨越了近半个世纪的时光之后依然保存完好,而正是因为有了岁月雕琢的痕迹,这些老物件才显得如此珍贵、与众不同。现在它们安静地摆放在这间陈列室里,带着历史的印痕,为我们讲述着一个个遥远的故事。
曾经被历史长河赋予生命力的老物件,不知从哪一天开始,已经淡出了我们的视野。这个时代更新的速度太快,它们有些已跟不上步伐。然而,老物件所承载的却是任何东西都替代不了的时光的印记。对于一所学校而言,那些被淘汰下来的仪器设备,或许都是历史与奋斗最权威的见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