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洋大学主页

新区研究中心

 
 
 

他的石蛙

2018-01-18 水产学院A14养殖1 黎醉 

“我听说过牛蛙、青蛙,就是没有听说过石蛙。是石头做的青蛙吗?”这是我和我们班刘哲宇聊天时开的一个玩笑。当时他们参加了一个比赛——“创青春”浙江省第十届“挑战杯·奥康”大学生创业大赛,并且即将奔赴总决赛。

石蛙,学名棘胸蛙,生长在南方丘陵地带,肉质鲜美,价格昂贵,有极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是民间难得的珍稀佳肴,因此被誉为“百蛙之王”。同等重量下,石蛙的蛋白质含量和瘦牛肉相同,脂肪含量却是瘦牛肉的4%。市场上牛蛙的价格是16元/斤左右,而石蛙却能卖到200元/斤。

根据刘哲宇介绍,他是在一次养殖实验课上学习解剖石蛙。他发现,石蛙之所以售价昂贵是因为养殖周期长达三年,而野生石蛙捕捉难,人工养殖石蛙规模小、成活率低,大部分的养殖场只能建在山上。“养殖的人太辛苦了,遇到恶劣的天气还会血本无归,要是石蛙能在平原上养该多好啊!”这个想法在刘哲宇的脑海扎根。

经过多次和专业老师探讨石蛙养殖平原化的可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刘哲宇开始了石蛙平原化养殖的研究。在平原化养殖技术日益成熟后,刘哲宇带领团队注资成立了舟山原茂养殖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致力于平原化养殖技术的推广。  

石蛙的活动强弱与外界的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水温水流等变化对其影响尤为明显。刘哲宇和团队成员着力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目前已将石蛙的养殖周期缩短了1-2年,使蝌蚪在变态期的成活率达到95%以上,能够帮助养殖户极大地扩大养殖规模,提高经济效益。

除此之外,刘哲宇的公司拥有病害防治、饵料速生、饲料谱系等核心优势技术在内的两项专利的使用权,同时还在着手其他先进技术专利的申请,为其公司的发展和进一步开拓市场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  

突破了技术难关,刘哲宇的团队却在市场推广上停滞了。  

“最难不是技术,而是如何让养殖户信任我们的技术。”刘哲宇说:“一开始我们走访了多家养殖场,那些养殖场的老板一看我们是还没毕业的大学生,就觉得我们没啥真本事。后来,我们通过向养殖户了解他们近期存在的难题,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来获取他们的信任。”  

在不断的碰壁和摸索中,刘哲宇的公司与浙江省余姚龙坑养殖场签订了合作协议。这无疑是种激励,让他的团队向更多的养殖场推销自己的技术,足迹遍布浙江宁波、金华、杭州,江苏连云港等地。  

在不懈的努力下,有越来越多的养殖户知道了这群“石蛙大学生”

尽管存在资金匮乏、经验欠缺、技术研发难等问题,但刘哲宇初生牛犊不怕虎,对自己团队的技术充满信心。

现在,刘哲宇的公司正计划开设石蛙养殖技术培训班,并筹建“苗种送养试养示范户”,让更多的养殖户能从中受益。同时,他们计划放生1000只幼蛙回归自然。

“我们正在制作一套石蛙生长周期模拟系统,用于向养殖户推广技术;筹建一个专业实验室,可以更直观地研究提高石蛙的养殖技术;继续把基地苗种和技术推广到浙江周边省市乃至全国;重点拓展韩国、日本等海外市场,让石蛙跃出国门。”说到未来,我从刘哲宇脸上看到了憧憬,希望,与梦想。

这就是一个平凡的大学生的不平凡的创业故事。

上一条:老物件里的旧时光       下一条:鹿

关闭

     
热图推荐

最新文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