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从在厦门举行的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中再次传来喜讯,我校刘芳沁同学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同时,王若琪同学获得二等奖,刘晓倩、周秋怡、余丽丽三位同学获得三等奖。
而就在不久前的10月20日、21日,“学知识 爱海洋”——第四届浙江省大中学生海洋知识竞赛大学生组半决赛、电视总决赛在我校隆重举行。这次省赛我校共有1300余名学生参加了网络赛,其中刘晓倩、刘芳沁2位同学在电视总决赛中荣获一等奖,并获得晋级全国赛的宝贵名额。同时,我校王若琪、周秋怡、余丽丽3位同学在国赛网络赛中以极为出色的成绩成功杀入全国赛。
如今,全国比赛成绩揭晓,我校参赛学子再次获得了骄人的成果。这辛勤奋斗的背后是怎样动人的故事呢?
成功的背后是奋斗的足迹
作为我校参赛学生的指导老师,同时也是本届海洋知识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获得者之一,港航与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的朱柏军老师感慨良多。
对于本次比赛结果,朱柏军表示“很满意,但也带有些许的遗憾”。令他满意的是,我校作为今年全国高校中晋级学生最多的高校,有5位同学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的现场赛。这也是我校历年参赛的最高纪录。令其稍感遗憾的是,我校再次与南北极奖和大洋奖失之交臂。不过朱柏军很快地便将遗憾化为力量,表示这也带给了同学们和自己继续为之努力的动力。
成功绝非偶然,要得到就必须要付出,要付出还得学会坚持。“我总结了几个关键点,即组建团队、分工明确、吃透赛制、反复演练、团队作战、持之以恒。”朱柏军说。在他心中,做自己喜欢的事,为自己的梦想挥洒汗水和青春,是谈不上辛苦的。然而,朱柏军仍然被同学们的热情和韧劲所打动。他告诉记者,今年国赛网络赛允许反复刷题,并以得分和时长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名次,所以在通过全国网络赛答题争取晋级名额的最后几天里,同学们一直努力刷题让成绩得以不断刷新。“当再次刷新答题缩短时长得到新成绩的时候,大家都感觉很兴奋,备受鼓舞。”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参加海洋知识竞赛,同学们也收获良多。朱柏军谈到,所有参赛同学都在这个过程中长了见识,交了朋友,开了眼界。“通过背题练习使记忆得到强化,与来自各个高校的优秀选手互相切磋,增长见识,并结下情谊。”
选手的成功背后离不开老师们的悉心指导。在问到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是否有其独特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时,朱柏军十分谦虚地说:“独特谈不上,只是有两点可以分享一下”。他说到,首先是选苗子,最希望能找到既沉得下心学习又能上得了台的同学,也就是传说中能hold住全场的学霸。其次要充分发挥前几届参赛队员的传帮带作用,例如今年3位通过网络赛晋级全国赛的学生,基本上都是上一届有相同经历的刘成同学带出来的。正所谓团队合作终有道,唯有互帮互助,才能做到所有人的共同成长和进步。
朱柏军从2013年起,就一直致力于推广海洋知识竞赛,从每年的校赛组织到协助学校组织承办全省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他都乐在其中。他表示,未来几年,将继续努力做大做强浙江省海洋知识竞赛这项赛事,既把赛事推广出去,也把学校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提升起来。同时,他也对我校学生寄与厚望,希望从今年的历史性突破开始,促进量变产生质变,带领学生赢得终极大奖。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参赛同学通过大赛既赢得了荣誉,也获得了成长。少年逐梦,砥砺前行,奖杯闪耀的背后是艰辛和努力。
刘永壬、李焰旺两位同学此次获得了省赛的二等奖。对于参赛原因,李焰旺表示,暑假期间和学院的老师参加了在宁波举行的航海知识竞赛,并且取得的成绩还不错。开学初恰巧朱柏军老师想组建一支队伍参加今年的全国海洋知识竞赛,从而加入了比赛队伍。而刘永壬则是从锻炼自己出发,即使所学的航海专业和许多其他的海洋知识不挂钩,但是为了锻炼自己和丰富大学生活,还是一鼓作气夫人选择参加此次比赛。
两位同学为这次比赛付出许多,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个人与团体结合的赛前训练。起初是各自练习,接近比赛时大家在一起你问我答,一起看知识点。团结与竞争为他们带来了动力。
有付出就有收获,在赢得名次和掌声的同时他们也有许多感悟。前期准备过程中结识了一帮小伙伴,有为比赛一起挑灯奋战的战友,有同台竞技同样热爱海洋的其他学校的同学,还有鼎力支持、倾心传授的老师。同时,通过比赛前的准备对海洋的认识更加深入,更加全面。两位同学都希望在今后的比赛中能更好地完善自己知识的储备,取得更好的成绩。
对于学弟学妹和想要参加这类比赛的其他同学,他们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比赛主要在于自身的努力;题海战术固然必不可少,但有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准备,效率可以成倍提升。
为竞赛“保驾护航”
2014年5月24日,浙江省首届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在浙江海洋大学新城校区落下帷幕。至今,已悄然走过四个年头。为保证竞赛的成功举办,学校以及众多教师付出了诸多努力,为竞赛“保驾护航”。
说到举办比赛的初衷,朱柏军认为:“作为全国海洋大省,浙江在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全民海洋意识教育,尤其是大中学生的海洋知识教育。”而作为省内唯一的海洋类高校,他认为学校有能力也有义务和责任去推进全省的海洋意识教育,通过竞赛的组织和承办,也希望能提升我校在全省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一场成功的比赛,除了参赛选手的精彩表现外,前期的准备和宣传工作同样不可或缺。为此,学校积极与浙江电视台公共新闻频道形成良好合作关系,安排专业主持人主持总决赛,连续4年进行全程现场录播,并面向全社会播出,收到了良好效果。同时,通过电视滚动字幕、黄金时段新闻播报、专题网页、官方微信等多途径进行全方位宣传报道,活动情况也得到中国网、光明网、中国海洋报、浙江教育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另一方面,竞赛本身的吸引力也是重点。除了正常的奖项设置外,比赛还特别增加了海洋科学考察、海洋之约夏令营等体验活动。朱柏军表示,他相信随着赛事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在奖项吸引力方面还会有更大的提升。
海洋知识竞赛的举办旨在普及海洋科普知识,提高全省大中学生对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维护海洋权益等方面的认识以及全社会对海洋的关注。从现阶段开展的情况来看,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氛围,取得不错了的社会反响。对竞赛今后的发展和计划,朱柏军等一批优秀教师将持续与省海洋与渔业局的相关领导及海洋领域的一些专家保持交流和探讨,一方面加强竞赛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是竞赛赛制和组织形式的不断创新。如今年已经增设了海洋科普专项课题,用于支持和鼓励全省高校开展各类海洋意识教育活动。
此外,朱柏军还期待越来越多的同学来关注海洋知识竞赛,并积极参与其中。作为海大学子,无论所学专业是否涉海,衷心希望能有更多的同学来关注海洋、关爱海洋、保护海洋,与海大共发展,一起投身蓝色的海洋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