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洋大学主页

新区研究中心

 
 
 

瞧!“挑战杯”校内选拨赛中的那些黑马

2017-04-14 陈 玲 水产学院 姜华帅 人文学院 汪晓阳 

浙江海洋大学“挑战杯”已连续三年登上全国“挑战杯”竞赛的最高领奖台。20173月浙江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同样引起关注,全校共70余件作品入围决赛,下一步创新创业学院将对遴选产生的优秀作品进一步修改完善。据悉就此带您分享2017年若干特色团队的风采。

水母团队:揭开“水母暴发”的神秘面纱

海洋食物链从最底层的硅藻类、单细胞植物到最顶层的大型鱼类和海洋哺乳类动物,这个结构已经稳定了亿万年,但是水母种群的爆发,使它们大肆抢夺浮游生物,打破了海洋食物链。选修课程“趣谈海洋生态灾害”,以及跟随老师出海的经历让这支水母调研团队迅速建立,何江楠同学为领头人,成员来自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与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海洋生物专业。

团队旨在以水母生态学研究为指导;以有效实现水母暴发预警为目标;以创造和谐海洋环境为动力;调查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团队以东黄海沙海蜇观测数据和卫星遥感环境数据为基础,结合水母幼体生活史过程研究,针对我国东黄海沙海蜇水螅体横裂、碟状体发生等阶段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建立回归模型,探讨成体水母数量变化对环境因子的定量响应机制。在课题组多年的积累上,团队经历了1年多的研究,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团队项目的科研成果也已经得到东海区渔业资源动态监测网浙江监测站、舟山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等行省市级监测单位的应用,并得到较好评价。

团队成员期待在研究海洋生态灾害、海洋环境保护这一领域交出满意答卷。


治水先锋队:紫萍治水敢为先

作为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在读大学生,所学所得能为“五水共治”做些什么?这是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资环系紫萍治水“先锋队”的自我拷问。在过去两年间,他们组建了研究团队,进行了大量的文献检索与多次的实地调研,并选用一种小小的植物——浮萍积极开展富营养化污水生态修复研究。

在过去的两年里,团队成员对舟山市定海护城河开展了水质监测和浮游生物调查,并在我省采集了多种源浮萍构建浮萍资源库。为了找到合适的分子标记来筛选高效修复富营养化污水的浮萍种质资源,团队成员查阅大量文献,最终根据Genbank公布的紫背浮萍全基因组序列首次成功筛选获得分子标记,并对浮萍资源库的种质资源进行基因分型,通过实验室浮萍驯化、扩培及污水修复试验研究,最后筛选出6种优质紫萍种质资源。在此基础上,团队成员还独立设计出5种适于城镇河道水质修复的紫萍浮床。

历经一年半左右的试验研究,团队筛选的优质紫萍资源以及城镇河道水质修复的紫萍浮床被舟山市水利水务围垦局和水利勘测设计院采纳,并于今年3月开始在舟山市田螺峙河、临城河、茶山浦河和荷花河四条河道以及陈岙水库开展13个优质紫萍修复应用与示范点,进行为期一年的实地修复。

目前,该团队已申请专利十二项,其中发明专利九项、实用新型专利三项,撰写学术论文十篇,其中已发表SCI论文、CSCD论文等5篇。


海员调研团队:重大新闻引发的思考

要在“挑战杯”中脱颖而出,文科类项目难度更大,而“万吨巨轮载不下愁——海员婚恋观和性生活现状调查研究”项目则因着紧紧抓住了社会热点而在决赛中成功晋级。负责人邵泽远同学介绍团队组建的起因“源于201510我市一渔民杀害同船五位同行的新闻,这一事件也对我们学校相关专业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冲击。” “我们又查找到类似的多个新闻,这些案件不仅引起了我们的担心 ,也让我们的家人为我们未来职业担忧。”

随后,同学们在专业教育主题班会时邀请了教授《航海心理学》课程的老师,并进一步成立了海员心理健康调查小组,通过走访海洋渔业局、海事局、海员俱乐部、船运企业、船员培训中心等相关部门,了解海员心理健康,并用个案访谈搜索到可能调查方向,接着制作相关问卷,并进行了对比调查,在舟山、宁波、温州、台州地区进行实地调研活动。

建设海洋强国必须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海洋发展也是中国发展战略的重点一部分。而海员是海洋发展中的重要主体之一,对海员的关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实生活中,海员职业群体绝大部分是男性,长期远离家庭,工作环境封闭。作为浙江省唯一一所海洋类综合性大学的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基层是责任,也因为“我们的未来职业就是海员,希望我们的调查研究,能够引起更多的人的关注。”

 



上一条:让更多大学生参与“海味”创新——2017年浙江海洋大学学生创新实践侧记       下一条:浙海大学子找到对虾的“能食用的细菌”

关闭

     
热图推荐

最新文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