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过一种“有情有谊”的生活
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黄建钢
现代的人们在越来越多地关注“生活”,并且在越来越多地希望能过上一种健康和幸福的“生活”。但很少有人会想到,“生活”不仅是一种静态的“生存方式”,而且还甚至更是一种变化的“活动方式”。它们构成了一个可以对人们的意识甚至心理产生决定作用的“存在方式”,也即有什么样的存在,就有什么样的意识;有什么样的意识,才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和氛围。现在,包含“贴近生活”、“贴近健康”和“贴近和谐”的“三个贴近”的理念已经形成并提出,但怎样才能把这“三个贴近”的良好理念与我们朝夕相处的大学校园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怎样才能以“三个贴近”的理念来打造和营造一个适合师生成长、成熟和成才的校园生活环境和氛围,却还是问题。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和考虑,我们才形成并提出了这样一个要在校园里过上一种“有情有谊”生活的理想甚至梦想的目标。但能够提出它并不等于就一定可以操作它;即使可以操作它,也并不一定就可以实现它。要实现它,仅有想法和说法还是不够的,还需要路径和措施甚至方式和方法及做法。
一、作为一种先进生活方式,大学要做好“民主管理”工作
在一个知识化社会里,大学的校园生活就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和生活的方式。大学除了教学、科研和服务三大功能外,还有一个文化传承和创新以及引领的功能。在现代文化结构中,“民主管理”具有一种特别的作用。以往理解“民主管理”,都比较单薄、单一和单调。其实它有非常深刻的内涵。这可以从把“民主管理”分为“民主管”
和“民主理”两部分工作中窥见一斑。这种分法使得“民主管理”即刻有了一种立体感和动态感。其中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民主管”和“民主理”的深刻内涵。
与地方的工会不同,大学的工会除了“维权”外还有“小人大”的“民主管理”的功能和作用。它们分别由《工会法》和《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重点规定和表述。其中,“民主管”主要是对学校层面来说的,是指教职员工对学校行政权力运行的一种限制、制约和约束甚至监督和干预。但“民主理”则主要是对教职员工自身来说的,是教职员工对其自身的事务、事情和事业的治理和达到的一种理顺的状态。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力的运行方向的不同:“民主管”是一种由内往外的发力和发散式的力量运动,而“民主理”则是一种由外向内的内蓄和内敛式的力量运行。而之所以能构成一个“民主管理”的整体状态和态势,就是因为它们是两个力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能源、能力和能量及其互动。
在现实中,“民主管”和“民主理”的互动基本都是交替的。它们不仅缺一不可,而且还相辅相成,并且还互动互进。既然是一种动态,就有一个动力源的形成和方式的问题。其中,“民主管”来自于“民主理”,而“民主理”又来自“民众需”。而无论是“民主管”还是“民主理”或是“民众需”,它们都应该被给予同步的重视和推进。任何一个方面一旦做得不好,都会影响到另外两个方面工作的展开和深入及其效果、效应和效益。这决定了,作为“双代会”工作机构的工会来说,要想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发挥其“民主管”的作用,就必须首先要在理顺其自身问题和做好自身工作即“民主理”中发挥作用;而要做好“民主理”的工作,就必须要做好挖潜和挖掘以及组织和引导“民众需”的工作。经过观察,当前人们的“民众需”倾向主要集中在日常运行和治理的“秩序”上。
二、过一种“有情有谊”的生活是“民众需”的主要内涵
对工会和教职员工自身来说,如何做好“民主理”的工作,还是一个如何引导和组织“民众需”的问题。人们一般对“民主管”的工作有所感觉甚至很有想法,但对“民主理”的工作却还是很陌生甚至不知所云。但作为一个大学的工会组织来说,应该在树立、落实和推进“民主理”工作方面有所作为,包括要挖掘“民众需”的深度和广度。为此,我们提出了,在学校里,要提倡、形成和过着一种“有情谊”生活及其氛围的状态。但在过去,大家普遍对“有情谊”的理解或许并不深刻,或许还有很大的误解和误会。所谓的“有情谊”的生活,就是一种“既有情又有谊”的生活。
什么是“有情的生活”呢?关键是怎么理解“情”。它实际是指,在学校学习和工作的人之间,在做事之中,一定要注重一种情感投入,甚至还要注重一种感情因素的介入。我们要提倡一种有情感地工作。没有情感即薄情地工作,就是一种寡义的工作。在工作中,无论是合作愉快还是不愉快,都是存在着一定情感基础、因素和色彩的。有些当时合作并不愉快的事,事后想想也有愉快的方面,区别在于愉悦和愉快的向度和程度有所不同。在这些不愉快里,其实也埋伏了或多或少很值得回忆的地方。所以,提出“有情生活”是为了防止那种纯粹的职业性的和功利性的以及唯利是图和就事论事性的工作状态。其核心是,要有亲情和友情甚至爱情地工作和生活。其中,既不能没有“情”,也不能使“情”太浓厚、太浓郁和太成熟。“保持距离”是“有情生活”的前提条件。要特别养育一种“母校”情结,要培养一种母亲的情怀,要树立“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理念,要形成“为父”的责任和“为子”的感恩。学校要在整体上形成一种“容错”和“纠错”但不是“包罪”的机理和机制及其制度。
什么是“有谊的生活”呢?一定要对“谊”字作深刻理解。并且,理解得还要十分考究和讲究。“谊”就是一个要多说一些合适、适宜和宜人“话”的意思。这要求我们,应该学会如何说话,应该学会多说好话,起码也是不要说坏话和恶话。但有时,说好话比说坏话要难得多,说表扬的话比说批评的话要难得多。因为,说好话和说表扬话很容易给人一种虚伪的感觉。在这方面,我们要好好向西方的教师们学习一下。他们原则上并不对他人说长道短、评头论足,最多也只是说一些类似的“这个人在某某方面还做得不错”等话。所以,季羡林先生的“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和佛教界的“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的话正在慢慢地向社会的各个方面甚至角落蔓延和渗透。受到这些箴言的启发,我们在校园里可以推出、提倡和完善这样的一种发话状态:表扬的话不一定全说,但贬低别人的话千万不要说。要说一些适宜场合的话,要说一些适宜对象的话,要说一些适宜沟通的话,要说一些适宜发展的话,要说一些适宜鼓励的话,特别要说一些宜人的话,即要说一些适宜使人温暖和温馨的话,要说一些适宜使人勤奋和努力的话,要说一些适宜使人向善和向上的话,要说一些适宜使人进步和精益求精的话。
其实,人都是吃五谷杂粮的,犯错误、有缺点和有不足都是正常的,也是在所难免的。所以,对别人的缺点和错误既不宜说,更不宜多说。你说别人的缺点和短处甚至不足,意味着也让别人说你的缺点和短处甚至不足。相反,我们还应该更注意、注重和关注他人的特点、优点与亮点,也希望别人能更多地注意、注重和关注自己的特点、优点与亮点。所以,要想形成这样的“有情谊”生活,虽然离不开外力的管理干预,但更需要内力的内理支持甚至支撑,要靠其内部每一个人员的共同和不懈的努力。
三、务必要尽快建立一个科学的人情联系和互动网络系统
为了更好地达到和实现一个“有情谊”的生活,党就要领导工会,而工会又要组织分工会,分工会又要带动每个成员,以分工会为单位,建立一个教职员工之间的人情网络系统,以达到一种彼此关注、关心、关怀和关照的帮助功能。其中,“人情网络”既是实现“以人为本”理念的基础;又是实现“有情有谊”生活的基础。这要求把每一位教职员工都纳入这个网络系统当中来。不能让任何一个人掉在网络外面。“掉网”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掉网”往往是“出事”的前兆。它基本反映了两方面情况:一是个体的人情能力很脆弱,二是群体的人情能力很薄弱。每个人的人情网络的联系力度和程度都是各有不同的。甚至有的人的人情网络系统还很脆弱,稍有不慎就会发生“掉网”现象。
这决定了党的组织系统和工会运行系统必须要为建立这样的“人情网络系统”而积极工作。其中,运行这个网络的方法可以多样,但一定要科学。可以根据网络中不同群体和个体的特点而采取不同的联络和互动的方式和方法。对个体,要更多地采取措施使其的人情能力更加坚韧;对群体,要更多地采取措施使其的人情能力更加浑厚。这要求各个领导分工会的党组织、支持分工会的行政组织和分工会的委员会,既要亲自联系和联络所属的教职员工,又要筹划和统筹甚至策划分工会的人情网络系统的建立和运行甚至浑厚。
这种人情网络有两个基本功能,一是发现问题要及时,例如某位老师在身体、生理或心理突然出现不适时他能想到首先要打电话给谁就能帮助他缓解困境或解决问题,等等。二是出现问题后互动的系统要准确和科学,如要以能接受的方式探问、慰问和安慰不适者或病人,等等。这个系统不一定都是物质上的,有时甚至更是思想上的、精神上的和心理上的。它具有关注、关心、关怀和关照四个层级的人情网络系统。里头不仅有思想上的疏通,物质上的关怀,精神上的支持,还有困难上的帮助,等等。这就要求,人们不仅平时要彼此多用眼看一看和多用心问一问,而且一旦出现问题就要对问题多用物质来关照和多用精神来关怀。其基础是,人们一定要有一种人情意识。这是一种谁都不能离开谁的意识。
其实,这个系统是特别讲究这样一个道理的:“有情”是“有谊”的基础,而“有谊”是“有情”的体现。其科学性在于,要人们自觉地参与到这个系统中来;而且,其反应的速度和作用的准确度务必到位。人情的关怀和帮助的效度往往会随着问题的程度而有所不同:一般是建立的关注、关心、关怀和关照的时间越早,其效果往往就会越好。因为越早,“病情”尚未全面和系统地爆发出来,很多因素和机制就还有可控的余地和可能。所以,及时补救,就可以把很多困难甚至危险扼杀在摇篮里。
为此,要求在环境和氛围中的每一个人都应有一种幽默感,甚至都要学会一种自嘲的方法。这是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愉快和艺术的关键。幽默和自嘲,都是心理面对压力进行自我调节的方法。现在,大家对功利和名利看得和奔得都太多和太浓甚至太重了,从而令自己非常地压抑。既包括人员之间的交往,尤其包括对病人病情的关怀,不仅要有意识、有能力,更要注重方法——要有一点余地,要有一点空间,要有一点自嘲,更要有一点幽默。其中,不仅要保护好自我的隐私,而且还要不传他人的隐私。这样的话,人员之间就会少一些尴尬。我们的生活就会越来越愉快,其工作质量就会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