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洋大学主页

新区研究中心

 
 
 

杨永华:四十年,退而不休的一面旗帜

2017-11-15 陈玲 

十月已退休,然杨永华的身影依然出现在金秋时节的海大运动会上。一面随风飘扬的旗帜,旗手杨永华一脸灿烂。大家笑说,退而不休的杨永华就是海大的一面靓丽的榜样旗帜。

杨永华是谁?退休前,杨永华任浙江海洋大学数理信息学院计算机中心主任、兼任校工会文体委委员。在高校32年,杨永华以精湛的业务水平、无私的奉献精神和质朴的人生态度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尊敬与热爱。他不但是校先进工作者专业户,还曾是校十佳优秀教育工作者三育人先进个人;获得过2004-2008年度省教育工会优秀工会积极分子、2010年度浙江省高校实验室工作先进个人、2015年度浙江省第四届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

多年从事计算机维修、管理、教学,重复的工作并未磨灭燃烧的激情。干一行,爱一行,杨永华用几十年时间诠释。

防患于未然 计算机考场和招生20余年零差错

记得有次等级考试,正值CIH病毒肆虐,上午理论考之后,中午调试电脑,杨永华发现四五十台电脑一瞬间全部黑屏。紧急情况下,他没有慌张,而是镇定地想出一个冒险的办法,用办公室一台还未被病毒侵袭的电脑作为救急的工具,把该电脑的芯片撬动下来,把其他被侵袭的电脑的芯片在通电情况下插入并写入程序,为了防止把电脑烧坏,还伸入一条绳子作为支撑。这是一种非常规办法。杨永华小心翼翼地,以他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从容谨慎的应变态度,在不到两个小时内,将被病毒侵袭的电脑一台台恢复。保持自己在紧急状况下的应变力和处理力,未雨绸缪,细致安排处理一切,这正是杨老师敬业爱岗的生动写照。

从1993年起负责学校的省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上机测试工作,事无巨细,每个环节杨永华都亲自参与,20多年来零差错。自高校新生录取方式改为网上录取后,杨永华就一直承担学校新生网上录取的技术保障工作。招生录取现场就设在计算机中心,由于招生批次较多,时间较长,且招生过程中电脑和网络随时可能出现问题,因此,他每年暑假基本都在机房度过。十多年来学校网上招生录取工作都能顺利完成,与杨永华不计较报酬和个人得失、兢兢业业密不可分。

作为学校计算机中心主任,杨永华非常重视机房的管理与建设。早在2001年,他就提出了用IC卡来管理学校机房的设想,并于当年年底实施了IC卡机房管理系统项目,基本可做到机房全天候开放并可无人值守,极大提高了管理效率和设备利用率。该项目在当时全省高校中属领先的管理技术。1998年至今,他主持新建、扩建浙江海洋大学计算机中心所有机房,事必躬亲,精益求精。1999年主持设计浙江海洋大学校园网1期建设方案,项目投资90多万,于2000年投入运行,整个校园网运行正常。2003年主持新建信息学院专业实验室,包括软件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微机接口实验室、网络实验室、计算机拆装维修实验室。多个实验室建设齐头并进,已是分身乏术,但热心的杨永华还参与了其他学院机房和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的建设,五加二白加黑成为常态。

作为教辅人员,杨永华还为学生开设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公选课,认真研究教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使学生有充足的上机练习时间,长期以来,机房除国家法定假日外全天候开放,杨永华带头值班。每天他都是最早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校,风雨无阻。在他的带领下,计算机中心机房被列为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单位。

甘于奉献 校园内外口碑极佳的义务维修高手

发生在2006年的事情,至今让他的办公室同事记忆犹新。杨永华帮助慕名而来的朋友修理电脑硬件,一直到晚上还在进行中,杨永华没着急去吃晚饭,想着尽快解决,一使劲,手敲到了内部的一块金属板上,断了手筋。当晚杨永华就去了舟山医院动了手术,并且这只手几乎半年才完全康复。然而,杨永华的第一句说居然是“不要告诉他,会给人家造成压力”,至今对方都不知道有这么一出。

杨永华的办公室经常堆满了待修理的计算机和电器。多年来,他每年义务为学校各部门和学院维修各类电脑及外设数百台,免费为师生维修的电脑数不胜数。

在供电厂工作了十年,1985年,28岁的杨永华调到原水产学院计算机室,当时水院也只有5台电脑。拿着电大学习电子学历的杨永华正面“迎战”,刻苦自学计算机相关技术,通过各种问题的解决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练就了过硬的维修本领,许多电脑的疑难杂症经他维修都能起死回生。

无论谁捧着电脑过来,不论他职位高低,不论是否认识,杨永华几乎来者不拒,热情友善,并且尽可能做到当天拿来的当天修完,宁可耽误自己的事情,也第一时间倾力相助。对送修不方便的还上门服务,同时说明传授电脑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也因此,办公室每天门庭若市,很多来自外单位的朋友甚至陌生人登门请求解决电脑故障。如果没事,他们也不会来找你,换成你自己,碰到了困难,也希望有个人能尽快帮你解决。所以,做人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爱心与孝心使然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杨永华多年兼任机关分工会主席,坚持用创新的精神破解工作难题。他认为师生健康无小事,工会就该是教职工温馨的家园。在他努力下,分工会开展活动有声有色,多次荣获校先进工会荣誉,他本人也多次获得校优秀工会工作者称号。

自2014年起杨永华兼任校工会文体委员,他积极在提高教职工工会活动参与度上动脑筋。几年来,他成功组织了多次深受教职工欢迎的各类活动,在场地忙前忙后,一句句杨老师,你辛苦了是对他最好的鼓励。

热心公益的杨永华还是名声在外的大孝子。母亲得了白血病,在不耽误学校工作的前提下,杨永华坚持每天亲自给妈妈做饭,陪她看病,精心照料,愣是将医生说的几个月生存期延长至一年。母亲住院期间,为了照顾继父,他在母亲家里住了一年。为了照顾母亲经常熬夜,但无论熬夜多晚,第二天上班却总能准时出现在办公室。那几年,同事们看着杨永华的白头发越来越多,皱纹越来越密,都很心疼。

母亲走后,杨永华的继父由于子女旅居国外,成空巢老人无人照顾。尽管继父对他并未曾有养育之恩,但是基于对母亲的承诺,更是责任使然,杨永华把患有老年痴呆的继父当成自己的亲生父亲一样,从饮食安排到生活起居,无不细心安排,又高价聘请保姆在自己工作时间照料。最近,继父得了疮褥,他又跑医院,又跑药店,自己拜师学习如何护理,还让部门年轻人帮忙网购药棉纱布等药品,无微不至。

慈父恩师 年轻同事眼中的杨老师

又到暑假开始排值班表。“我来。你们忙自己的活儿去”,简单的话,对这个办公室的年轻人来说习惯了。因为,杨永华总是那个愿意揽活儿的人。

除了喜欢揽活,杨永华还喜欢让名利。每年的先进评选都不参加,他说年轻人更需要也更该得到这样的机会;每年各部门奖金的二次分配,他始终是拿得最少的一位,他说小年轻比我更需要用钱。

“一个和蔼可亲、像慈父一样对待自己属下的好领导;一个从没有发过一次脾气、总是用正向的方法激励属下的好领导;他从不会要求我们去做什么,所有的事情总是身体力行,做好榜样;他更像是家中的父亲,关护着我们每一个人。”办公室的年轻人卢畅如是说。

杨永华当年在电厂就是技术骨干并即将被提为生产副厂长,调动工作时,厂里领导意味深长地说“你只有在企业才有用武之地,去了知识分子聚集之处是干不出什么名堂的”。

一晃32年过去,杨永华不但干出了名堂,把普通岗位经营成人人称道的事业,还深受所有知识分子的敬重。

而今退休的杨永华闲不下来。他依然帮大家修理着计算机,指导普通教师提升着专业技能,帮同事做着他可以帮上忙的事儿。这一切,在他看来,是那么自然,那么普通。

因为,助人,已然融入他的血液,也已深入人心。



 

 

 

 

上一条:浙海人物 | 李泽洋:用骑行丈量土地       下一条:CZZC教授黄建钢:“开放”是浙江自贸区建设的重要路径

关闭

     
热图推荐

最新文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