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洋大学主页

新区研究中心

 
 
 

研究海洋文化 传承海洋精神 服务海洋经济

2017-11-22 苏凯 

  113日,由浙江省舟山市人民政府、浙江海洋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台湾海洋大学主办,浙江省海洋文化研究会等多家单位承办的第十一届中国海洋文化论坛在舟山隆重举行。

   来自两岸三地的海洋文化专家学者再次汇聚海洋文化名城舟山,以“海上丝绸之路与观音文化”为主题,进行了一场充满思想碰撞的学术交流,为大家奉献了一场文化盛宴。

 

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浙江省海洋文化研究会会长陈文韶:

深入研究海洋文化 服务海洋经济发展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政府实施新一轮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今年的中国海洋文化论坛以“海上丝绸之路与观音文化”为主题,通过研究、宣传和开发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资源,提升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国际知名度和综合竞争力,对进一步树立浙江全方位开放的良好国际形象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舟山市委常委、副市长李岩:

扎实推进创新舟山、开放舟山、品质舟山、幸福舟山建设

 

舟山市是我国第一个以群岛建制的地级市,素有“海天佛国、渔都港城”之美誉。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力打造“五水共治”、系列国家战略落地、招商引资、综合交通建设、城乡关键综合整治等五大会战,推动舟山赶超发展。特别是首届世界油商大会、国际海岛旅游大会等大事喜事要事汇聚,新区知名度、影响力、集聚力大幅提升。

下一步,舟山市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推进创新舟山、开放舟山、品质舟山、幸福舟山建设,为全省“两个高水平”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浙江海洋大学副校长、教授张元龙:

打造高层次海洋文化研究平台 在加强海洋文化传承、创新与保护中发挥更大作用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海洋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元素。作为海洋类高校,我们在服务我国海洋事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十分重视海洋文化的传承、创新与保护。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央实施新一轮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这既是一条商贸往来、互惠合作之路,也是一条文化交流、文明对话之路。浙江海洋大学将秉承“海纳百川、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积极参与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与海洋文化、观音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力争在加强海洋文化传承、创新与保护中发挥更大作用。

 

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利安:

海上丝绸之路与观音文化

丝绸之路上传播的佛教文化也成为丝路文化的一大亮点,其中的佛菩萨信仰中,观音信仰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最为密切。

海上丝绸之路是印度观音信仰向中国传播的一条重要通道。至今在东南亚各地发现的观音造像都在印证着海上丝绸之路在观音信仰传播中的重要地位。可以说,观音信仰在南印度的产生及其在向中国传播的过程中,都离不开海上丝绸之路。观音信仰有关的一部分经典借助海上丝绸之路传到汉地,同时一部分海上丝绸之路高僧也积极实践观音信仰。最为主要的是,中国观音道场的形成受中日海上丝绸之路交通的直接影响。观音信仰在印度的兴起及其向中国传播与发展的过程中,皆与海上丝绸之路密不可分。

台湾政治大学教授、台湾地区原交通部长叶匡时:

两岸海运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两岸自古以来,由于仅一海峡之隔的特殊关系,历史上早有往来,海运更是过去千百年间双方往来的唯一渠道,造就了历代的繁华贸易荣景,以及两岸同文同种的现况。从航运史的角度来看,两岸海运的发展历程绝对有特殊性,不仅随着中国历代对外贸易政策起伏跌宕,也和朝代的兴衰乃至于欧洲大航海时代的兴起,以及日本战国时代蓬勃的海上贸易紧密相关。

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台湾虽位于中国大陆东南一隅,确实处在全球航运的枢纽位置,同时位于大陆、美国、日本、东盟四大经济体的中心地带,因此数百年来,台湾一直是亚洲地区贸易的重镇,软实力不容小觑。而与台湾临近的海西、华南及华中地区,则是中国最为富庶繁华的经济圈,如此经贸发达的相邻区域,自应透过仅一水之隔的海运渠道寻求更多的合作机会,为两岸人民创造更多福祉。

上海海事大学郑和研究所所长、教授时平:

当代海外郑和文化遗产研究与实践

 

郑和下西洋线路与《文化线路国际宪章》原则和标准契合,也与21世纪海上丝路建设范围和人文交流内容高度一致,可以以郑和下西洋为历史依据,以下西洋相关港口为基点,以下西洋航线为连线,以郑和下西洋文化遗产为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海外郑和文化遗产线路,展现海上丝路遗产价值、考古价值和文明价值。

以港口、船舶、航线和遗产结合建立海外郑和文化遗产线路,把海外郑和文化遗产表现的线状和带状文化遗产形成整体性文化遗产线路,把静态遗产和动态遗产、单项遗产和群体遗产统筹研究和评价,突出海外郑和文化遗产线路相关联系和整体价值。

台湾——财团法人中华语文教育基金会董事长何景贤:

观音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新时代传承与实践

舟山是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以其地理优势孕育了现代化气势磅礴的海洋文化。普陀山又是观音文化的承载地,以其神奇、神圣的神韵而独具魅力。佛因山而兴盛,山因海而扬名。海上丝绸之路重新赋予了观音文化新的愿景和里程碑,两者共同创造丰富多彩的文化,造福社会让世界更美好。现在普陀山与台港澳三地的交流和往来更加频繁,香火尤为兴旺。海峡两岸以普陀山观音信仰为契机,充分发挥普陀山与台港澳观音信仰的历史渊源、优势,以促进海峡两岸的和平发展并带动舟山与台港澳三地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作出更大的贡献。

古今丝绸之路在漫漫的历史长流中带来的竟是一种更加开阔的世界观,而观音文化促进了人类更和谐的社会,是中华民族赖以繁衍传续的文化基石。透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播观音文化的慈悲济世精神,让万事万物共荣共存,迈向世界和平发展的愿景。

澳门理工大学教授黄翊:澳门在海洋文化上的语言表现

 

海洋是澳门的文化沃土和摇篮。长期的商业活动使得这座城市具有开放包容的胸襟,几百年中西文化的交汇融合,形成了澳门的多元文化社会,这些都是海洋文化的地域特征和优势体现。

澳门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语言博物馆”,汉语、葡萄牙语、英语、西班牙语、马来语、印尼语等语言同时存在,在这样一个地域狭小的环境里竟然容纳如此多的语言和方言,即便放眼世界,这样的地方也并不多见,这些语言现象鲜活地反映了澳门社会海纳百川、和谐宽容的性格和本质。

浙江海洋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杨光煕:

基于海洋生态文明背景之下的东海岛屿海洋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

东海位于中国海域的中心区域,自宋元尤其是明清以来,滨东海地带一直是文化与经济的繁荣地带,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海洋文化十分繁荣。当前,这一区域又是中国海洋经济最为活跃、海洋开发力度最为强大的区域之一。

选取东海海域的岛屿作为样本来考察海洋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具有突出的典型性和一般性意义。其研究不仅对本地区海洋文化保护与发展事业具有指导与推进作用,对其他地区海洋文化保护、开发与发展事业也具有重大借鉴作用。

浙江海洋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法学博士黄建钢:

“开放舟山”——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一个重要路径

中央给舟山的定位就是“开放”。“开放”舟山,特别是舟山自贸区的建设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必须要着眼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长远需要,借鉴国际推行规则、聚焦制度创新,创出一条经济发展的新路。

制度创新的核心是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政府需提高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能力,进一步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制度创新的重点是金融制度创新,金融制度创新要提升金融服务工能,要落实到国际交易平台,让货币能够自由兑换,让企业能够在这个平台上充分利用境内境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融资的自由化。因此,制度创新主要是解决怎么“开放”的问题。

浙江海洋大学人文学院博士黄家庭:中韩观音信仰的图像学考察

在佛教的诸佛菩萨中,观音菩萨的种类和形象最为众多、复杂。关于观音的形象,佛教经典中多有记载,中韩观音图像所表现的观音绘画多以描绘《华严经》中所记述的观音菩萨的道场补陀落山为主,这类绘画数量众多,艺术水准也相当高。中韩观音图像中的元素都可以在经典中找到依据和描述,这也是中韩观音图像有着紧密联系的关键所在。

  中国和韩国在地理上是相毗邻国家,两者唇齿相依,关系密切,自古以来文化交流就频繁而深入。中韩两国佛教艺术的交流,是在两国佛教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之下展开的。佛教是经中国传入韩国的,观音信仰和观音图像也是在中国佛教及其造像、绘画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下产生和定位的。



 

上一条:浙江海洋大学成功举办2017年粒计算与智能数据分析学术研讨会       下一条:浙海大耿相魁教授研究成果获省委书记车俊批示

关闭

     
热图推荐

最新文章
点击排行